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 正文

大股东离职再减持,太平鸟怎么了

2023-08-08 22:45:17 北京商报

继副总经理减持后,太平鸟又遭遇大股东减持。8月8日,太平鸟披露5%以上非第一大股东陈红朝减持信息,其此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作为太平鸟元老的陈红朝,在离职后再次减持,背后的原因不难琢磨。事实上,近两年,太平鸟股东减持的频率并不低。虽然官方给出的原因皆为个人原因,但对于当下处在增长困境的太平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下场减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8日,太平鸟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大股东陈红朝的减持告知函,拟减持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根据公告披露,陈红朝因个人资金需求,拟自8月8日之日起的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947.85万股太平鸟股份,拟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且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近两年,太平鸟股东减持多有发生。今年6月期间,太平鸟披露称,副总经理翁江宏,其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共减持股份1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7%。2021年期间,太平鸟与管理人员共同设立的为激励管理人员的持股公司禾乐投资累计减持836.57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宁波鹏灏减持公司460万股,现持股6.19%。根据天眼查,以上两家公司的疑似实控人均为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

与此同时,在2021年限售期刚过之际,多位股东开始套现手上的股权。2021年,翁江宏减持179.42万股,套现8141.8万元;陈红朝减持476万股,套现2.53亿元。

除股东减持外,太平鸟近两年管理层的变动也愈发频繁。自2021年以来,太平鸟副总经理申亚欣、副总经理戎益勤、监事会主席王东鹏、职工代表监事裘频伶、监事章丹锋等人先后离任。而在今年2月期间,太平鸟元老陈红朝辞去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总经理职务,且不在太平鸟担任任何职务。

根据公开资料,太平鸟前身于2001年成立之际,200万元注册资本里便有陈红朝的一份,基于此,陈红朝也被看作太平鸟的发起人之一。与此同时,陈红朝也是太平鸟最大的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创始人家族。其在进入太平鸟后担任女装事业部总经理、总经理等职。2021年报显示,其任期应从2012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18日,跨越近12年。

鞋服行业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陈红朝减持应该和太平鸟业绩无关,只是个人行为,陈红朝减持套现不排除满足日常生活改善和个人事业投资。但股东减持对于转型升级的太平鸟必然带来一定影响。

就股东减持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太平鸟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业绩难言乐观

多位股东减持、元老的离场,对于当下的太平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于太平鸟一系列变动相伴随的是太平鸟难言乐观的业绩数据。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太平鸟营收达109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但是其净利润为6.77亿元,同比下滑4.99%。2022年,太平鸟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21.24%、72.73%,首次出现扣非净利为负数的情况。2022年太平鸟扣非净利润为-2648元,同比下滑105.16%。

面对业绩下滑,太平鸟也坦然承认受疫情影响,公司零售业绩出现下滑,公司销售毛利同比下降。同时,公司店铺租金、员工薪酬等固定性费用较大,导致公司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

而根据太平鸟最新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这种不理想依然在继续。上半年,太平鸟营收下滑14%,虽然净利润实现89%的增长,但却是来源于其对费用的控制,而这让投资者对太平鸟的盈利能力有了一些质疑。太平鸟在公告中披露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零售折率,销售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公司经营费用同比下降15%,对利润增长贡献较大。”

程伟雄表示,作为快时尚品牌,太平鸟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较快,在这种快速发展下,产品迭代、门店扩张、联名、代言营销等投入也逐渐增多,营销费用的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太平鸟的利润,使得其业绩出现下滑,太平鸟的业绩增长和其年轻化转型及品牌定位年轻消费者分不开,企业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更新、联名等策略把太平鸟品牌的各品类产品和青年用户进一步发生强关系,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业绩的增长。

或许意识到自身发展所处的困境,近两年,太平鸟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组织架构。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底,太平鸟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的六大独立事业部——女装、男装、乐町、童装、鸟巢、物流,以及线上运营平台,转变为三大职能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零售运营中心,希望进一步强化品牌间资源协同,带动公司效率提升。

与此同时,太平鸟也不断减少营销费用,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从而推动整体转型。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太平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7.37亿元、1.48亿元、1384.05万元,同比下降20.31%、10.27%、25.68%,而研发费用则同比增长44.82%,为3956.65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91%,此前2020-2022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4%、1.39%、1.37%。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